.
.
点击注册

宽松货币政策才是民间高利贷的“祸根”

发布日期:2022-05-24 13:13    点击次数:181

宽松货币政策才是民间高利贷的“祸根”

2011年9月29日,针对温州出现的老板跑路潮;,温州市委、市政府出台《关于稳定规范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》(下称《意见》),》),《意见》一方面要求银行不抽资、不压贷;,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最高不得超过30%,确保实现年初确定的新增贷款1000亿的目标。另一方面则对出走的企业主,要敦促其尽快返回,组织处置;对继续回避的,公安、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强势介入,严查快办;对恶意欠薪,搞假倒闭、假出走、假破产的,要从严从重处理。  毫无疑问,温州已经隐现民间高利贷金融崩盘的局面。这个局面其实早在意料之中,无论是内蒙还是江浙,这几年来民间高利贷之风愈演愈烈,几成不可收拾。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利率是30%,温州的也在24%以上。如果从最后结局部分看,很容易得出结论政府的货币紧导致民间金融断裂;,于是很多人呼吁政府不能坚持货币收缩的路线,要立即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;。但如果从游戏的开头部分看,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,正是因为过往货币宽松导致了某些地区民间金融断裂。这就好比一个人吸毒上瘾,戒毒非常痛苦,有人就说这种痛苦就是因为没有继续吸毒所致。  货币宽松是如何促使大规模民间高利贷的呢?回顾中国历史,大约从1993年初开始,中国出现了一轮高利贷的风潮。那个时候深圳等城市的银行存款利率达到25%以上,贷款利率超过30%是常有的事,与今天的民间高利贷几乎差不多。当时不仅城市信用社可以高息揽存,信托公司、证券公司等都积极参与其中,甚至很多商业银行也加入这个行列,不少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搞帐外经营,全国还出现了武汉、海口等资金交易中心,会员单位都是全国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。其热闹程度不比现在的差。  当时为什么会出现高利贷?从资金需求方看,主要是1992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。1992年小平南巡之后,全国刮起了投资大跃进;之风,货币与信贷出现飙升,无论投资增长速度还是货币、信贷增长速度都超过35%以上,于是,1年以后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,到1993年6月份开始进行宏观调控,出台了16条措施。当然,主要措施就是收紧信贷闸门,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。货币与信贷在宽松之后突然收紧,必然出现资金紧张,很多城市出现了烂尾楼;,最典型的代表是海南和广西的北海市,这些烂尾楼;一直到十几年后才清理掉。在货币紧缩初期,企业和个人往往没有心理准备,其预期还处在泡沫上升的状态,于是,不惜一切代价筹集资金成为它们共同的选择。  而2011年出现高利贷热潮的根本原因也可以用2008年宽松的货币政策解释。中央银行采取货币刺激,一定制造热行业;和冷行业;,例如房地产这种依靠大规模资金的行业就是热行业,而那些依靠自我资金积累比如家族零售业就是冷行业。热行业;在生产方面获得资金成本便宜,但是在销售方面不见得资金成本便宜,因为购买者不仅仅是看按揭利率低,而且有首付这样的门槛限制。房价越高就有很高的炒房预期,但门槛也会变高,所以就需要大量的民间融资集资来进入这个领域,这相当于提高了资本形成的条件。而在这个融资集资的过程中,民间的利率就会因为炒房的高收益预期而被大幅度抬高,最终演变成高利贷。  因此,认为货币紧缩搞死中小企业是谬论,恰是货币宽松才制造了民间高利贷灾难。